要重罰這些犯罪少年的父母,讓他們感受到切膚之痛,他們在以后才會懂得好好管教自己的孩子。河北邯鄲三名初中生殺人埋尸案的尸檢已經(jīng)結束了,并且警方也公布了最新的進展,埋被害人的坑完全是由三名初中生挖的,跟他們的家長沒有關系,另外那個坑也只有0.56米,網(wǎng)上盛傳的一米和兩米均為不實信息,此案是有預謀性的作案,這個結果其實要比他們的家長參與了還要可怕,因為它恰恰證明了這三名初中生在作案的過程中多么地精心謀劃,多么地冷靜,多么地滅絕人倫,它也喚起了我們心中那種最樸素的正義感,所以在新聞底下最熱的評論都是說殺人償命,建議降低刑事責任年齡,建議修改現(xiàn)有的法律,判這三個孩子死刑,這種正義是現(xiàn)在社會所必需的,但是對于直接修改法律這一點,我們應該持一個審慎的態(tài)度,在這個案件中我們修改法律可能實現(xiàn)個案的正義,但是對于其他案子來說,對于那些需要被保護的未成年犯罪人來說,他們的保護可能被消減了,比如有的孩子確實是由于受到了外界的引誘,誤入歧途,最終走上犯罪的道路,他們以后是有很大可能改正的。
對于這樣的孩子來說,在現(xiàn)有的法律體系下,出于對未成年人的保護,他們會被減輕處罰,而粗暴地去修改法律,反而會減輕對他們的保護。
那么既然這樣法律的震懾作用又該如何發(fā)揮?要知道現(xiàn)在全國的霸凌者都在期待這個案件的處罰結果,如果這個案子最后輕飄飄地判了,那可就是在告訴那些霸凌者,你們的霸凌甚至說殺人都不會付出特別沉重的代價,所以應該怎么辦?就是從這個案子開始,讓這些少年罪犯和他們的家長都要受到相應的懲罰。
首先對于那些少年犯罪者,我們可以借鑒英美法系中的惡意補足年齡制度,也就是當有完整的證據(jù)鏈能夠證明你這個少年對于自己的行為有完全的辨別能力,對自己的犯罪過程有完全的控制能力的時候,就可以不按你目前這個年齡所適用的刑事責任規(guī)定,而給你補足年齡,然后再追究你的刑事責任。比如這次河北邯鄲的三個初中生,他們在作案之前長期對被害者進行霸凌,并且精心預謀了組織作案,把坑都提前挖好了,在作案之后心里非常冷靜,心理素質過硬,拒不承認,那么我們在擁有相應的證據(jù)之后呢,就可以把他們的年齡補足到16歲,按這樣的年齡去認定他們的刑事責任。
其次對于這些少年罪犯的家長來說,他們是主要的責任人,必須對他們從重處罰,才能讓他們以后去管好自己的孩子。我們正常的孩子為什么不敢去犯罪?因為從我們很小的時候開始,我們的家長通過教導也好,棍棒教育也好,已經(jīng)給我們體內(nèi)注入了“剎車裝置”,我們一想干壞事就會想到,回家我的爸爸,我的媽媽會教育我,會打我,但是在這次的河北邯鄲殺人事件中,這三個孩子劫財、殺人、毀容、埋尸一氣呵成,沒有任何的不忍心,沒有因為害怕而停手,沒有因為恐懼而停下,能教出這樣三個毫無人性的孩子,他們的家長必須受到懲罰,為此負責教育心理學和犯罪心理學的專家李玫瑾老師就在網(wǎng)上建議,就按照同罪刑罰的年限去讓這些家長民事賠償,然后去重罰他們。
比如對于邯鄲殺人案來說,如果我們按成人作案去判他是無期徒刑的話,他們的父母就要在無期徒刑,就是在自己終生的時間里,每一筆收入都要扣除一部分,給被害人的家庭作為對他們的補償,對于被害人父母這個養(yǎng)老的費用,總之要重罰這些犯罪少年的父母,讓他們感受到切膚之痛,他們在以后才會懂得好好管教自己的孩子。
評論員:靳家興
編輯:梁煖
校審:葉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