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爾頓新華公學線上教學探索“四融合” “云端課堂”精彩紛呈
2022-03-17 07:41
來源: 深圳新聞網
人工智能朗讀:

道爾頓新華公學線上教學探索“四融合” “云端課堂”精彩紛呈

讀特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2年3月16日訊(記者 王志明 通訊員 朱靚 )為更好的保障師生的安全,同時滿足各學段學生的學習需求,自2020年后,深圳第二次開啟了中小學大規(guī)模在線教學。再次相遇于云端,學校、學生、老師、家長勠力同心、同頻共振的居家學習又開啟了。

居家學習開始

居家學習近一個月,道爾頓新華公學教研團隊以“尊重學生個性關注學生成長”為思考原點,以道爾頓特色的“空中契約書”為抓手,對居家學習生活進行了科學規(guī)劃。在雙減政策下,將教育教學與學生的“行為習慣和身心健康”的培育緊密結合,打造出一個個富有活力、實踐力、創(chuàng)造力的道爾頓在線微型課堂。

在老師們的遠程陪伴和家長的精心呵護下,道爾頓學子在居家學習期間用行動延續(xù)了“獨立、責任、合作與反思”的品質,通過學術課程融合實踐、藝術課程創(chuàng)新實踐、勞動技能居家實踐、體育鍛煉綜合實踐等實踐形式,師生共同創(chuàng)造了許多富有個性與特色的線上教學實踐案例與實踐成果。

學術課程融合實踐:反映時代融于生活

 各教研組會議

雙減政策之下,居家學習如何打造學術課程的趣味性、交互性與形式的多樣性,道爾頓各學科組經過多次線上的教研會議,從“關注個性特點、完善教學內容、延展課堂形式、豐富激勵方式、優(yōu)化作業(yè)設計、拓寬交流模式、強化反思評價”等多方面入手,將學科融于生活,融于時代。

語文學科教學中,老師們依據不同年齡段學生閱讀水平的差異,豐富教學形式,優(yōu)化作業(yè)設計,1-3年級學生通過詞語認讀大賽、詩改文詩配畫、小組閱讀交流會等形式提升學科趣味性,4-6年級學生則通過MV制作、故事接龍、閱讀思維導圖、在線閱讀攀登大賽等提升學習內容的深度與廣度。

晨讀喚醒服務

3年級語文教師陳柯穎特別創(chuàng)設了“在線晨讀喚醒服務”,給不同的孩子秘密“派發(fā)任務”,每天早晨都有一位聲音或洪亮、或甜美的“領讀員”在群組里喚醒其他孩子,孩子們也會跟著領讀員的一起聲情并茂,共同在線享受這份晨讀的樂趣。孩子們的朗讀也喚醒了他們的“校長媽媽”,張莉校長也特別錄制視頻,通過朗讀小詩《奇妙的自然,美妙的你》系列與孩子們實現了雙向意義的朗讀體驗。

5年級則以學生最擅長的“故事講壇”的形式,比如通過個性化“角色扮演”四大名著之一《水滸傳》,來體會人物情感變化,以繪畫“人物肖像”與“思維導圖”形式理解人物個性。

學生致敬逆行者MV制作

應當下的疫情防控形勢要求,道爾頓學生雖然足不能出戶,卻合力用“最美詞曲”贊揚“最美的人”。在4年級語文個性化任務中,梁春蕾老師在收到孩子們填詞與演唱的“致敬逆行者”MV后大受感動,孩子們在自創(chuàng)的歌詞中提到“戰(zhàn)嗎?戰(zhàn)吧!誰說大汗淋漓的不算英雄?誰說站在光里的才算是英雄!”以致敬那白衣天使不畏的模樣。

蒜苗數學實踐

為了讓居家學習更有“生活的味道”,數學教研組的老師們結合教材內容設計了不同項目式實踐活動。在4年級的“栽蒜苗”實踐活動中,孩子們通過找到合適的蒜苗栽種方法、記錄數據、繪制統(tǒng)圖,待蒜苗成熟后,制作一道蒜苗相關菜譜。數學題里的種下的蒜苗,經過同學們的一番勞動實踐,最后變成了與家人共享的、桌上的美味菜肴,再次實現了“數學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的教學目的。

在7年級數學契約任務中,陳穎老師把學習與反思的主動權交還給學生,學生通過錄制視頻或語音講解自己的契約作業(yè),從一個“學習者”變成“匯報者與演講者”,將反思精神落實到思考中去。

英語學科六年級個人廣播站

道爾頓ESL學科英語學習的浸潤式學習氛圍延續(xù)到居家環(huán)境中,將英語學習與時代生活潮流緊密結合,通過思維導圖、問卷調查、手工制作、設計班服吉祥物、開設學生個人廣播站等形式讓英語無處不在。6年級的英語學科學習延續(xù)了道爾頓廣播站的特色,緊跟當下“環(huán)境危機話題”,在英語老師王瑩的帶領下,孩子們充當小組頻道的記者與主持人,通過不同的視角呼吁人們一起保護環(huán)境。

1-3年級居家趣味科學三級挑戰(zhàn)

由3位中方教師與6位國際教師組成的科學教研組群策群力,根據1-7年級學生的特點,分別設置了不同級別的趣味項目式的挑戰(zhàn)。在科學老師敖菊花策劃的1-3年級居家趣味科學三級挑戰(zhàn)實驗項目中,孩子們根據能力水平通過中文解說或英文解說實驗挑戰(zhàn)自己的動手能力、邏輯思維能力與語言表達能力。

94年級種子貼畫

在4年級的“種子貼畫”項目中,4年級科學老師郭璐瑤指導娃娃們在屏幕前,開啟“植物的一生”探索,將一顆顆小小的種子拼貼成一幅幅栩栩如生的藝術作品,那是疫情中的溫情,是祖國統(tǒng)一的堅定決心,也是春天終將到來的企盼!5-7年級的挑戰(zhàn)項目則通過居家實驗研究植物生長,物質變化,人體營養(yǎng)等項目,將課程設計與居家生活緊密結合,道爾頓學子們在探秘科學的同時,也在探秘有趣的生活。

學習契約

道爾頓學術課程實施能“因時、因地、因生制宜”,得益于道爾頓“契約書”的完善與升級,師生共同簽訂的“居家學習契約書”目標有任務、有反思、有個性話評價與獎勵機制,日常的契約制教學方式培養(yǎng)了學生獨立自主規(guī)劃學習、落實學科任務、及時總結反思的能力,也使得使得線上教學中最大的瓶頸得以有效解決。

藝術融合課程:宜室宜家愛我中華

道爾頓的藝術課程重在多樣化、創(chuàng)造性和融合性,特別著重于藝術與其他學科的融合設計與創(chuàng)作。


藝術手工課程作品

“真正的居家,要從居家的環(huán)境開始。一個簡單的小房間,便可以是孩子們造夢的地方。”道爾頓新華公學藝術組組長劉璇老師說。藝術組中方教師與國際教師強強聯合,讓居家學習從“家居”設計開始,從居家小天地開始,從溫暖的親情味兒開始,再從小家的溫暖中去感受時代的偉大,國家的偉大,中華兒女的偉大!



手工美術課程作品

在手工課上,劉璇老師通過錄制示范視頻,讓4年級學生設計心中理想的書包、制作紙筆筒等學習用品及各種剪紙等居家裝飾,借“三八婦女節(jié)”之際指導1-3年級學生為爸爸媽媽們量身定制祝福賀卡與生日禮盒,心懷感恩。通過繪畫“平安虎”表達“疫散花開”的平安健康,通過陶泥制作冰墩墩、雪容融來表達“冰雪冬奧”的可可愛愛。

音樂課程

音樂老師們從2022“春晚”與“冬奧”兩大主題入手,教4-6年級學生彈唱《一起向未來》領略大國之格局,學唱《雪花》發(fā)現飄遍每一寸祖國大地的美,不同的曲目其實都在表達一種相通的感受——我愛中國!

美術課程

美術老師們則帶4-6年級的學生創(chuàng)設神州、亞洲及歐洲大陸之行,設計了系列生動的藝術觀賞活動,讓學生在自主探究的體驗活動中拓寬視野,增長見聞,培養(yǎng)世界多元文化的態(tài)度。

“拍圖書變藝術”創(chuàng)意攝影

為了鼓勵大家在家堅持閱讀,與家中的圖書來一場“親密的接觸”,學習資源中心與藝術組聯合推出“拍圖書變藝術”的創(chuàng)意攝影活動,活動一經推出,便受到家長和孩子們的熱烈歡迎。孩子們創(chuàng)造性的發(fā)揮想象與家中書籍合影,擺造型模仿名畫人物肖像,家長們則樂于充當“參謀”和見證這一美好時刻的記錄者,各種創(chuàng)造性的作品也讓老師們大呼“太贊”!

勞動教育課程:自立教育三位一體



居家勞動教育

在居家學習有條不紊進行的節(jié)奏中,道爾頓的勞動教育課也在孩子們的“炒菜做飯的簡單烹飪、洗衣拖地的居家清潔、物件器件的收納整理、手工小件的編織縫紉、修建草木的環(huán)境美化”等碎片化的實踐中,逐漸變成了居家日常的技能。

道爾頓各年級組根據不同年齡段學生的特點與勞動能力,與爸爸媽媽們默契合作,將“勞動實踐”的自立教育進行到底。疫情下的居家學習也為培養(yǎng)孩子們的獨立能力創(chuàng)造了一個新的契機。道爾頓學子們將“責任與獨立”的意識延續(xù)到家庭中去,通過家校合作建立起“家庭勞動+學校勞動+社會勞動”三位一體的綜合勞動教育體系。

體育課程

居家學習還重在“強體力悅身心”。在體育教研組的積極探索實踐下,線上體育課程通過微視頻錄制,線上“運動”,線下“訓練”等形式為學生們打造體驗感滿滿的體能課、技能課和游戲課。有趣又有挑戰(zhàn)的大課間活動讓在線的道爾頓學子每天活力滿滿、能量一直都在線。

線上心理健康課程

心理健康教育也是居家學習的重中之重,心理健康課教師侯鑫陽根據居家期間不同年齡段的學生可能面臨的心理壓力與心理焦慮,分別開設了“情緒管理、親子關系、電子產品、居家高效學習、居家心理調適”等方面的課程內容,并貼合學生的需求、興趣點與生活應用情景,為初中學生專門設計心理健康課探究式學習任務單,使學生能將學習所得應用在自己的生活中。

家校合作“云課堂”

從教研共商到精心備課,到線上課堂到個性化輔導,從“理論教學”到“項目式實踐”,道爾頓新華公學的老師們突破時間、空間的局限,與家長合力用行動引領學生播下春天的種子。居家學習期間,學校通過舉行“班級線上家長會”、“家庭教育云講座”等形式共建家庭教育“云”課堂,為防疫居家期間和諧親子關系答疑解惑,密切家校溝通,形成教育合力。

居家實踐

道爾頓用教育的溫度與情懷為學生打造了“雙減之下育人為上個性關注融合交互”的精品居家線上課堂。相信未來道爾頓新華公學會涌現更多的教育教學成果,為居家線上教學的改革升級提供思路與借鑒。

[編輯:盧東勃]